新能源汽車:政策造出的萬億帝國
廣東肇慶、惠州,上海嘉定,浙江溫州,江蘇常州……這些圍繞著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城市,正在見證中國汽車產業(yè)的變革。在工程車的轟鳴聲中,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其背后的汽車品牌用前所未有的融資規(guī)模和速度,也讓人咋舌。
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有60家新車企加入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而這場狂熱的夢,是從2009年拉開序幕的。
2010年以來,重點政策回顧
2009年2月,一場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會議悄然召開,這場會議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就此拉開序幕。9年后,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汽車產業(yè),“新能源汽車”被提及三次之多。
大幕拉開后,2010年,正式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對購買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1.6升及以下節(jié)能車型的用戶,給予3000-60000元不等的補貼。消費市場最先受到了刺激。
2011年,政策在生產層面發(fā)生作用,要求汽車制造企業(yè)打造出符合標準的產品。
2012年,對節(jié)約能源的車船,減半征收車船稅,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免征車船稅。而國務院印發(fā)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為剛剛興起的行業(yè)設定了指路明燈。
2013-2014年,公務用車、公交車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車,以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快車道。
2015年,經過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試點工作,商業(yè)化項目迅速落地開花,宜維租車、綠狗租車等公司迅速興起,新能源汽車通過商業(yè)化運營被規(guī)?;少?、使用。
2016年,最大的負面新聞當屬多家新能源車企騙補事件,工信部在調查之后,對嚴重騙補的企業(yè)進行處罰。隨后頒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補貼政策將退坡20%。
另一方面,工信部進一步強調了充電基礎建設的重要性,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2017年,嚴格控制新增傳統(tǒng)燃油汽車產能,原則上不再核準以下新建傳統(tǒng)燃油汽車企業(yè)投資項目。
在政策的影響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從2011年的8368輛、8159輛,迅速提升到2017年的79.4萬輛和77.7萬輛,產銷量分別增長了95倍之多,堪稱政策推動商業(yè)變革之最。
自從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實施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占比都在逐年提升,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走在世界前列。
據資料顯示,北歐國家挪威的新能源汽車占比為世界第一:2017 年挪威電動汽車和混動汽車占總銷量 50% 以上,而2016年比例為 46%。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及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并延期3年。同時開啟“雙積分”制,促使汽車生產企業(yè)加快對新能源乘用車的研發(fā)和生產。
是誰在貢獻增長?
在產銷量95倍增長的背后,除了政策的引導和推動外,傳統(tǒng)車企正在積極貢獻力量,通過消費市場和分時租賃的模式,刺激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另外一方面,新興造車勢力正在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市場帶來更多信心,清潔能源+智能化成為整個汽車產業(yè)的追逐目標。三大造車勢力猶如武林門派各立山頭兒。
1、武當派:車企新格局,內功至上
放眼全球市場,歐美國家在2017年紛紛給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在能源戰(zhàn)略的決策之下,傳統(tǒng)汽車巨頭也公布了自己未來新能源戰(zhàn)略規(guī)劃。
奔馳宣布未來10年投入100億歐元,實現所有車型電動化,增加50個全新電動汽車車型;
寶馬提出,到2025年,提供25款電動車型,將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比例提升到15-25%。
豐田汽車則表示在2050年停產內燃車,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型占總銷量的70%,燃料電池車和純電動汽車占30%。
作為未來的汽車保有量大國,中國也將會給出禁售時間表,工信部官員在一次發(fā)言中表示,“一些國家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tǒng)能源汽車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動力發(fā)生深刻變化。”
毫無疑問,中國的傳統(tǒng)車企頭頂都懸著一把劍,但是在落下來之前,他們還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改變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和策略。
2017年,在銷售量77.7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上,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的銷量雙雙突破10萬輛,東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突破了5萬輛。這三家車企可以代表以內功修煉著稱的武當派。他們較早布局新能源領域,自然拔得頭籌。
比亞迪
作為最早進入新能源市場的企業(yè)之一,比亞迪已經確定了自己的新能源戰(zhàn)略:產品圍繞城市公交、道路客運、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商品物流、環(huán)衛(wèi)車,以及礦山、機場、倉儲等場景的車輛,形成“7+4”戰(zhàn)略布局。
按照規(guī)劃,比亞迪將在未來3-5年內,在全國200多座城市推廣雙模車(純電動+混合動力)。在自建供應鏈方面,已經形成動力電池,汽車總裝,汽車內外飾,電機、電控,汽車電子,底盤等事業(yè)部門。
靠電池技術起家的比亞迪,在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始終保持著這一核心。在國家新能源戰(zhàn)略的浪潮中,比亞迪通過對各種電池材料的研究,在今天的DM雙模車型、也就是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上,比亞迪已經開始配備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這種被特斯拉采用的電池,可以進一步提升比亞迪新能源車輛的續(xù)航里程。
目前,比亞迪已有兩個鋰電池生產基地,廣東惠州每年有2GWh的產能,而深圳坑梓工廠一期已投產。比亞迪已經成為國內第一、世界前列的鋰電池生產商。
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傳福表示,要推出售價在10萬元以內的小型純電動車,因此電池的生產成本必須進一步降低。
北汽新能源
北汽集團的野心同樣不小,計劃在2020年將北汽新能源打造成為國內第一、全球前三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根據這一目標制定的計劃有5615發(fā)展目標:5年產銷量達到50萬輛(全新平臺30萬輛),6年營業(yè)收入達到600億元,實現上市,市值達到1千億元,實施品質增長、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5大戰(zhàn)略。
另外,在2022年啟動擎天柱計劃,覆蓋主要城市和重點城鄉(xiāng),形成以光能儲能站為中心的全國性電網。3000個光存儲電站將建成運行。
北汽新能源EX360電池
在三電(電池、電控、電驅動)產品方面,北汽新能源通過合資進行布局。之所以能在2017年銷售10萬臺以上的車輛,北汽新能源的秘訣在于:
A 集團支持:北汽集團作為堅實的后盾力量,給予北汽新能源全方面支持。
B 專注: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專注做純電動汽車的企業(yè),起步早,經驗豐富。
C 創(chuàng)新:組建全國第一家充電合資公司,第一家推出電動車置換政策的企業(yè)。
D 生態(tài):打造新能源產業(yè)全新生態(tài),通過服務、充電樁建設、分時租賃等實現生態(tài)全覆蓋。
關于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表示,北汽新能源的發(fā)展仍然要堅持四個字:開放共享。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經營目標可以概括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銷量15萬輛。
2、華山派:分時租賃、共享汽車,正合奇勝、險中求勝
2015年5月,工信部部長苗圩批示盡快在首都機場建立租賃站點。2016年的“兩會”上,會議用車中首次出現了來自北汽和宇通的新能源客車。
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比較高,即便加上國家政策補貼,但還是要比同等級的燃油車貴一些。新能源汽車要想大規(guī)模投入市場,租賃是最適合的方法。利用新能源汽車做分時租賃,除了能保護環(huán)境、方便城市出行外,還可以讓潛在購車者體驗新能源汽車。
另一方面,城市出租、城市公交系統(tǒng)和網約車基本能滿足10公里以內的出行需求,而距離更遠,或者更追求自由的出行需求卻沒有得到滿足。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為出行和分時租賃帶來了契機。如同華山派善于險中求勝,奇招求生。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始選擇在這個賽道上比拼,比如駕唄、巴哥出行、Pony car馬上用車等平臺。
盡管這是一個對資源依賴較重的行業(yè),但Pony car馬上用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陳智超告訴品途商業(yè)評論,做成共享汽車,在上游要跟主機廠和經銷商達成合作,用最低的價格拿到車輛;中游要跟充電樁等運營企業(yè)進行合作;等落地后,如何優(yōu)化運營和調度……“因此是一件對綜合能力進行評估的事情。”
2016年,共享經濟和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將分時租賃推向了一個高潮。車企在分時租賃領域的布局也紛紛活躍了起來。
在國外市場,戴姆勒的CAR2GO、寶馬的DriveNow,在國內市場,力帆汽車的盼達用車,上汽集團的環(huán)球車享,北汽新能源也推出了GREENGO……根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guī)模達4.3億元。預計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92.8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共享經濟模式逐漸成熟,以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提升,分時租賃市場在未來兩年將繼續(xù)保持較快速度增長。
2018年1月,分時租賃的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微租車CMO段毅曾告訴品途商業(yè)評論,2018-2020年,分時租賃市場會進入一個大的風口爆發(fā)期。分時租賃已經基本走過了區(qū)域試點、全市覆蓋的過程,下一步,更多公司將向更大范圍拓展。
2018年,共享經濟的熱潮正在退散,但是城市限購等政策下,分時租賃和共享汽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為新能源汽車的投放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平臺。
3、青城派:新興造車勢力,以攻止攻、搶險截擊
2015年,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革命中掀起了一波大浪。此時,傳統(tǒng)車企正在從造車的角色轉換為出行服務供應商,他們不僅生產汽車,還要緊跟市場需求,關注自動駕駛技術,搭建出行平臺,保持與用戶的緊密連接。
但是對于新興造車勢力而言,他們的使命一開始就是這樣:顛覆上一個時代,用產品和服務引領正在到來的汽車革命。正如青城派追求以無匹劍勢震懾對手。
如果說傳統(tǒng)車企轉頭做新能源汽車,是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那么新興車企則是在新的汽車時代掀起浪潮,用自己的標準定義汽車。比如小鵬汽車打出的口號:為年輕人造不一樣的車;威馬汽車的品牌故事則是:對智慧的探索,永不停歇;蔚來汽車更是聯動NIO House,為自己的用戶提供一種汽車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
互聯網公司喊著口號殺入百年汽車產業(yè),這聽上去就是一件不怎么靠譜的事兒,但是如果他們要做的是新能源汽車,那么這事兒聽上去好像也并非不可能。
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CEO沈暉曾表示,中國的汽車產業(yè)存在換道超車的機會:中國是汽車工業(yè)大國,不是強國,以發(fā)動機為主的技術不可能趕上美國、歐洲、德國,再投幾千億、幾萬億,十年都搞不上去。
在新能源汽車面前,三電技術取代了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將各國汽車產業(yè)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完全有機會領跑行業(yè)。
從目前來看,傳統(tǒng)車企做的新能源車主要是面向大眾市場,確保產品質量,追求銷量;而新興造車勢力則是為自己打造亮點,希望自己的產品足夠智能化和個性化,能圈定一大批忠實粉絲。
在經歷了PPT造車的調侃后,幾家新興造車勢力在資本市場斬獲頗豐,并且在整個汽車流通體系上的布局,讓人們開始覺得“他們是要來真的了”。
各家產品的量產時間一拖再拖,時間來到了2018年,今年對于新興造車勢力都極為關鍵。
蔚來汽車
自從2017年12月發(fā)布了蔚來ES8以后,蔚來汽車在市場上的呼聲就越來越高,盡管不乏看衰者,但蔚來汽車即將上市幾乎是人人愿意相信的事實。
今年2月,蔚來汽車在上海嘉定自建第二工廠,蔚來方面表示,ES8采用江淮代工的生產方式不會發(fā)生改變,蔚來的新車型將有部分在嘉定外岡工廠進行量產。
蔚來汽車正在著力解決代工模式的弊病,比這個更重要的是,今年年中能否按時交付ES8,這對于蔚來汽車,以及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來講,都是極為重要的標志性事件。
威馬汽車
相比于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在圈內低調不少。
與蔚來汽車的差不多的時間點上——2017年12月11日,威馬汽車舉行發(fā)布會,其首款量產EX5亮相,預計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正式接受預定。
近日,威馬汽車官方透露,在本月28日將迎來其首臺量產EX5的試裝車下線儀式,而關于EX5的價格和產品信息,將會在4月公布,并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全面量產上市。
沈暉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科技的偉大不是超級,而是普及。威馬要打造起步價位于20萬元區(qū)間,大眾用得起、用得爽的國民智能電動車,服務更廣大的用戶。”
小鵬汽車
2017年5月4日,小鵬汽車宣布與廣東省肇慶市政府共同合作規(guī)劃的百億級生產基地正式落地建設。該項目共分3期,總規(guī)劃用地3000畝,一、二期總投資為100億元。
此后,小鵬汽車迅速完成來自神州產業(yè)基金的22億元A輪融資,并在此后的半年多里,連續(xù)完成3輪約30億元融資。
2018年3月21日,小鵬汽車1.0量產車型正式取得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這是中國造車新勢力量產車落地的首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標志著中國新勢力造車進入實質性階段,正式駛入日常生活。
新興造車勢力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進程中,扮演著高端化、智能化、個性化探索的角色,盡管才剛剛起步,但是圍繞年輕群體推出的產品將進一步改變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
結語
毫無疑問,政策對于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史上的相關政策,消費市場的認知和接受度在慢慢發(fā)生變化;車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也在向市場趨勢靠攏。
基于這些變化,行業(yè)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也在起步。對于出行行業(yè)來說,分時租賃并不是新鮮事物,但在政策的引導下,得以用兩三年時間蔚然成風。
如果說此前的階段是車企在踐行新能源戰(zhàn)略,那么隨著分時租賃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互聯網智能汽車的相繼量產,2018年則是車企擁抱未來的開端。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